Saturday, September 27, 2008

Dictionaries Mania

  今年七月的書展,狂掃式帶了很多字典回家,正式成為一名Dictionaries Maniac。自從正式幹了(文學)翻譯這行後,愈來愈發現有時讀字典比讀小說更有趣味。但一般人都覺得這行徑變態非常,試過有一陣子我帶上街的讀物是一本語錄字典,有朋友見到了說我走火入魔,他打趣說我的生日只要送我字典就好。或者他覺得好笑,我卻在心裡想:求之不得!(識做啦)
  現在每次逛書店,都會第一時間走到字典欄,看看有沒有一些有趣的專用辭典、比較一下同一本字典在不同書店的價格等等。但這種「第一時間走到字典欄」的行徑是近乎無意識的,總之很自然地形成為一種習慣就是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形成的習慣。
  盡管很偏門,喜歡字典和喜歡儲字典根本一點不稀奇--即使我也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愛上這玩意。大學一年級時,本系的師姐和老師都有說過唸/幹這門派,愛上收集字典是遲或早的事,當時聽了不以為然,心想那也未免太扯,何況字典是屬於很貴的一類書籍,真要染上這偏門的玩意,還得有一定的狂熱程度,願意投資採購,才能算得上「我真的很喜歡字典」。想不到預言實現了,今天我成了一個Dictionaries Maniac。當我成為一個Dictionaries Maniac後,才發覺這根本沒什麼好稀奇的。想深一層,世上有更多千奇百怪的收藏者,像古董汽車收藏者、標籤收藏者、性商品收藏者、洋蔥頭娃娃收藏者等等,都很吊詭--或者,根本有收藏癖的人都是怪人,相比起來,我愛儲字典算正常,還給比下去呢,何況字典有實際用途,而且我也沒藏到放滿一個天花到地板的書架的程度(由我學生時期到現在與我一起工作都一跟我並肩作戰的教授B就有這種排場)。
  愛上收集字典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實際需要及其重要性(以下以我所操的語言為本,即英語和漢語,就此題加作解釋)
  當然,這是一定的。不用字典的人,儲字典幹什麼。不用字典的人,甚至不知道原來字典種類能細分到有專為某種語言的特定時期的用字、字義和用法而設(例如「中國古代地方和官銜漢英辭典」[這本真的非常厲害])。
  由唸翻譯系起、到以翻譯為飯碗的我,幾乎早已被注定會愛上字典。翻譯過程中很常遇到某些不常用、特定及專業辭彙,這些辭彙一般未能從普遍慣用的字典裡翻查得到,而最簡單的例子就有醫學辭彙、法律辭彙等。因此,我們需要指向各類專用辭典,查出明確的字義、用法和譯法,也因而發掘更多更專門且有趣的辭典。久而久之,不難發現需要用到的字典不止英漢、漢英、英英、漢漢等(大部份人只用一本雙語字典,如中國人便用英漢)。
  英漢、漢英、英英、漢漢字典固然是基本四部曲,至少前三種是必要的(但我主要只作漢譯英,所以暫時還沒物色合用的英漢字典)。再者,單單是使用雙語字典,標準用法是:必須雙語字典及第二語言(Second-Language)字典並用,即是用家必須在雙語字典查得相對字詞後,再用第二語言字典(英英/漢漢)查明該字詞的標準用法(Usage),才能在譯文中行使得當。更甚的是,這基本四部曲也因使用對象、出版社、編輯組成員、國籍(英、美、中國地方)等實際需要和問題,而細分到很多不同的派別,使用時也要應該實際需要,用上特定派別的字典,如作漢-英翻譯的目標讀者是美國人的話,便需用上美式英語的字典。
  除了第二語字典外,就連母語字典也是必要的,而且必須夠完善(即收字夠多、釋字夠準夠全面,最好包含該字的出處、演變及引典等);假如母語是漢語的話,那麼,一本好的漢語大詞典更加更加是必要的,因為漢語的字量及其造字力實在太大,字詞配置、用法變化也太廣,即使是自己的母語,卻很多時會遇到一些陌生的詞或詞彙,你完全無辦法從它的字形或字詞組合中看出其義,所以,一本好的漢語大詞典非常重要。歸納上述原因,單是收藏雙語字典、第二語言字典和母語字典已佔了字典收藏者的珍藏中好一部份。

(待續)

1 comment:

Michelé said...

我呢... 大學時連 fyp 都係用金山詞霸搞掂. 而家會用的除左 Google translation 同 urban dictionary 以外, 就係擘大口問 - "你會點講呀咁咁咁" >o<: 好彩... 英美澳加有,法德荷又有,北京都有! 得左.

唔出門都要靠朋友, 媽媽搖頭 - 生舊叉燒都有用過我.